高仿运动服微商货源,微商高仿衣服货源?

(报告出品方/作者:长江证券,于旭辉,马榕,雷玉,魏杏梓)

复盘:运动鞋服产业链发展历程

全球纺织业中心共经历了五次转移。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标志,全球纺织工业最早 于 18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出现。伴随着纺织技术的逐步成熟,20 世纪 60 年代前后纺织 业开始由技术型转变为劳动密集型,劳动力成本成为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,劳动力成本 更低地区逐步承接纺织产业中代工及制造环节的转移,而研发中心在原制造地区仍有保 留。 自 18 世纪 60 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,全球制造业经历了五次转移,制造业中心也先 后由英国转移至美国、日本、亚洲四小龙地区、中国大陆、东南亚&南亚国家。

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提升背景下,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业逐步向生产要素成本相 对较低的东南亚及南亚地区转移。从人口基数来看,印度、印尼孟加拉和越南人口基 数庞大,2020 年人口数均接近或超过 1 亿人。从以人均 GDP 衡量的制造成本来看,中 国>泰国>印尼>越南>印度>孟加拉国柬埔寨、缅甸,因此整体来看东南亚和南亚 具备相对充裕的劳动力和低制造成本优势。

分运动鞋服来看近年来的主要出口国情况:运动鞋:2020 年出口份额从大到小:越南>印尼>中国>印度等,出口份额提升 的先后顺序:越南→柬埔寨→印尼。越南自 2010 年以来承接中国产业链外移,份 额持续提升,印尼的份额则自 2020 年以来呈加速提升趋势。此外,2016-2020 年 柬埔寨、缅甸出口额呈现较高增速。服装:2020 年出口份额从大到小:中国>孟加拉国>越南>印度>印尼等,出口 份额提升先后顺序:孟加拉国≈越南→柬埔寨→缅甸。自 2015 年之后,中国服装 出口份额下滑较快,主要由孟加拉国和越南承接。此外,2015-2020 年缅甸出口额 呈现较高增速。

同时注意到,中国在制鞋材料和服装产业链中高附加值、劳动占比较低的纺织品环节仍 具备较强竞争优势。2005 年以来,中国成品鞋出口份额虽然趋于下降,但作为主要的 制鞋材料出口国,其份额持续攀升,近年来伴随产业链东南亚转移趋势鞋材出口份额加 速提升,2021 年其鞋材出口份额达到全球的 43.1%。同样,2015 年以来中国服装代工 环节外移导致服装出口份额下降,而上游高附加值、低劳动密集度环节如纱线、面料等 纺织品因其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多年的研发优势出口份额得以保持。

劳动力资源、商业地理条件和政策优势是东南亚纺织制造业的主要吸引力。综合三方面 来看,各国的纺织制造吸引力程度:越南>印尼>其他。具体来看: 劳动力资源:综合东南亚及南亚各国人口、劳动力成本、结构、素质、增速比较来 看,越南和印尼相对具备优势。根据 UNIDO 披露的数据,2018 年纺织品&服装& 皮革制品行业中国大陆劳动力成本为 8804 美元/年,低于中国台湾 50%,高于越 南 1.6 倍、印度 2.5 倍、印尼 3.7 倍,东南亚国家在人力成本方面具备显著优势。(报告来源:未来智库)

商业地理条件:距离主要鞋服材料出口国越近运输成本则越低,越南优势>印尼、 柬埔寨。以鞋材进口为例,越南海岸线长达 3260 公里下港口较多,利于进出口, 同时与制鞋和制衣材料主要出口国中国接壤,距离较近,利于降低运输成本。印尼与中国的距离相对较远,其主要鞋材进口来源国为中国和越南,且二者的份额呈此 消彼长态势,预计制鞋材料的部分传导路径为中国→越南→印尼,尤其是运动品类。 近年来出于便利性考虑,印尼对越南鞋材的依赖程度加速提升,从2017年的18.3% 提升至 2020 年的 29.0%。

政策优惠:包括自由贸易协定、关税环境及税收优惠等。 自由贸易协定:越南的贸易协定签订质量较高,加速外来投资进入和出口份额提升。 自贸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包括关税、繁杂规则等在内的贸易壁垒,允许产品与服务在 国家间自由流动,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。越南自 2003 年开始就先后和中、 韩、日、等国签订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,其中 2019 年签订的迄今全球开放水平最 高的自贸协定 CPTPP(最终目标是区域内 99%商品流通实现零关税)和 2020 年 签署的全球人口最多、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 RCEP(最终目标是 90%的 商品实现零关税)进一步提高其出口竞争力。相比之下,印尼则未能加入 CPTPP。

关税环境:越南、缅甸>印尼>印度。在签订的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下,东南亚主 要纺织制造国家享有良好的关税环境,相对中国和印度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。

税收优惠:越南较早推出相关政策且优惠力度较大。越南自 2006 年起就推出了 “四免九减半”政策,且其所得税率低于中国的 25%。印尼则自 2020 年疫情开始 才将所得税率从 25%降低至 22%,自 2022 年开始将进一步降低至 20%。 缅甸 和柬埔寨则以优惠的出口增值税和所得税率持续吸引外资。而印度的所得税率相 对较高,同时没有专门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,主要体现在地区优惠、出口优惠和特 区优惠上,吸引力相对较弱。

综上,越南整体以劳动力资源、地理位置、政策优惠等优势,成为纺织制造产能转移的 主要承接地。制鞋国家中,印尼过去因地理位置导致原材料运输距离较远、政治因素、 原材料依赖越南进口等原因发展增速相比越南较慢,在新的税率优惠政策及疫情的产能 分散需求下,印尼将迎来一部分产能建设和投放。制衣国家中,预计南亚孟加拉国和印 度主因欧美需求反弹下主要承担快时尚产业的制造而呈现出口增长,而运动服装制造则 集中转移至东南亚越南、柬埔寨等地。

具体到运动鞋服供应链。总体来看,运动鞋主要起源于日本、德国等知名运动品牌发源 地,其供应链经历了从日本到韩国、中国台湾、中国内地再逐步向东南亚转移的历程。 而运动服则在传统服装的基础上增加功能性,发展初期供应链较为分散,之后逐步转移 至印尼、南亚低成本地区,再逐步至高劳动素质的中国提升产品品质,最后由中国企业 在东南亚建厂而转移至东南亚。供应链转移的过程差异化体现在,由于运动鞋制作的高 技术壁垒,产业链转移始终伴随着先进制鞋材料、设备,由高技术地区牵引,而运动服 则呈现先分散、后逐步建高壁垒,再由高技术地区牵引在低制造成本地区设厂制造。

运动鞋:日本→韩国、中国台湾、内地→东南亚

1960s 之前:专业竞技下消费规模有限,以自产为主

消费端:1960s 之前,全球范围内的大众体育运动尚未完全兴起,体育仍为相对小众的 专业竞技运动。1896 年在雅典成功举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,激发西方国家对体育运动 的热爱,催生各项运动类型逐步兴起。各项代表性细分运动来看,篮球:1891 年发明、 1936 年在柏林奥运会中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;马拉松:继雅典奥运会之后,1897 年全 球首个城市马拉松比赛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举行;棒球:1860 年美国开始出现职 业棒球运动员,1873 年传至日本并于 1934 年创立日本职业棒球队;足球:1872 年举 行了足球史上第一次协会间的正式比赛,在 1900 年第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足球 被列入正式项目。二战后运动品牌陆续创立,发展规模相对有限(1906 年/美津浓/日本, 1908 年/匡威/美国,1920s/ADIDAS&PUMA 前身/德国,1949/Asics 前身 Onitsuka /日 本)。

生产端:品牌多以自主生产起家,制造仍以自产为主,少部分外包生产。制造基地基本 上位于运动鞋品牌的发源地欧洲和日本,其中意大利则基于其传统手工皮鞋制造产业集 群背景,在其北部的蒙特贝卢纳镇,以中小企业各自分工为主设计、研发、生产和销售赛车靴、滑雪靴、冰刀鞋和轮滑鞋等专业运动鞋,形成了以制造手工登山鞋起步的运动 鞋产业集群。

1960s-80s 后期:大众运动兴起,东亚制造多点开花

消费端:大众运动兴起,运动鞋服需求强劲。1960s-1980s,专业化向大众化体育转化, 主流体育运动以慢跑为代表。1960s 开始,美国专业竞技体育开始向大众体育转型,慢 跑热潮出现,普通消费者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拉动运动用品消费上升,NIKE 精准把握 美国大众跑热潮逐步兴起,1972 年 NIKE 品牌成立,1980 年超越 adidas 成为美国市场 第一大品牌。1980s-1987:大众慢跑热逐渐降温,女性有氧运动、时尚潮流趋势开始崛 起。主打功能性及专业性的 NIKE 品牌竞争力下降,而 1979 年以经销模式进入北美市 场的锐步品牌,精准卡位在女性运动时尚领域,推出针对女性的健身鞋 Freestyle,并于 1987 年超越 Nike 成为北美市场第一。(报告来源:未来智库)

生产端:NIKE 发展初期即将生产外包给日本,后续逐渐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韩国和中 国台湾转移,品牌生产外包开始逐渐成为趋势。意大利运动鞋产业集群则逐步提高附加 值,出口高档运动鞋。日本鞋业:1960-1970s,由于 NIKE 发展初期为日本 Onitsuka Tiger(Asics 前身) 的美国代理商,代理高品质但价格低廉、性能优越的虎牌运动鞋,并研发出专为慢 跑而设计的“华夫底”跑鞋准确把握市场转型风向,将生产环节外包给日本。因此 其创立初期采取外包生产的模式,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。

韩国鞋业:1970s 开始,美元不断贬值,品牌商开始寻求成本更低的产地。日本制 鞋业开始逐步向韩国转移,初期日本企业注资带动韩国制鞋业快速发展。1974 年 开始,耐克、锐步、阿迪达斯等世界著名品牌先后开始在韩国订做生产运动鞋,带 动韩国制鞋业的快速成熟。彼时韩国鞋业以 OEM 生产方式为主,缺乏自己的研发 和原材料供应能力导致缺乏定价权,且较依赖几个主要客户而缺乏自有销售渠道。 1986 年起,美国、加拿大、欧盟等主要进口地出台对韩国进口限制措施、韩币兑 美元的大幅升值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韩国 1987 年民主化运动导致的劳资纠纷 增加及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涨,使得 OEM 方式下韩国鞋企缺乏定价权,在成本上 涨、订单转移时束手无策,导致韩国制鞋业竞争力急剧减弱,从此逐渐走向衰落。

中国台湾鞋业:1961-1966 年处于起步阶段,早期处于日本企业注资和控制下; 1967-1986 年中国台湾鞋业制鞋材料和设备同步高速发展,80 年代制鞋机械和制 鞋材料大量出口至中国福建、泰国、东南亚等地;80 年代后期,伴随新台币升值、 土地、劳工成本上涨,中国台湾制鞋产业逐步向大陆和东南亚转移,宝成、丰泰等 纷纷在大陆和东南亚办厂。

1980s 后期至今:中国台湾制鞋产能逐步向东南亚转移

消费端:全球运动风潮高涨,运动类型及风格细分化。 1988s-2000s,篮球运动快速发展。NIKE 伴随 Air Jordan 系列的推出重回第一, 锐步推出 Pump 技术,签约球星迪·布朗,拓展篮球领域,亦受到追捧。而 adidas 因为创始人家族退出,管理层交替,濒临破产。

2000 年之后,行业进入快速并购整合阶段。在主流的跑步、篮球等运动之外,也 开始逐渐布局新兴的高尔夫球运动领域,复古潮流风格也开始兴起。在此期间,1) NIKE:内部孵化了 Nike Golf,2002 年收购 hurley(冲浪服饰品牌)、2003 收购 Converse、2004 收购超市渠道品牌 STARTER、2008 收购英国足球品牌 UMBRO; 其中,STARTER 及 UMBRO 因运营不佳,后分别于 2007 及 2012 年出售。2) Adidas:管理层梳理清晰后,逐渐恢复,加快行业整合。2006 年收购 Reebok, 包括乐步及锐步曲棍球,高尔夫领域陆续收购 TaylorMade、AshworthAdams Golf 等,后均伴随高尔夫热逐渐褪去一一出售,2021 年因营运不佳出售 Reebok。

2010s 至今,运动时尚风潮及小众细分运动快速崛起。伴随瑜伽、运动时尚等细分 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崛起,一些聚焦小众领域,与巨头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服装品牌开 始快速崛起,其中尤其以主打瑜伽服的 lululemon,以及紧身衣起家的 UA 为代表, 顺应运动时尚风潮的 Adidas、PUMA、Sketchers 等品牌也加速获取市场份额,近年来如专业跑鞋 Hoka One One、On Running 以及环保鞋 Allbirds 等特色运动鞋 类品牌也在加速崛起。

生产端:生产成本提升下,向东南亚寻找更高性价比产地建厂。中国台湾鞋业:伴随劳动力成本及土地成本的上升,运动鞋产能逐步由中国台湾和 大陆向东南亚国家转移,以越南、印尼为主。从代表性公司来看,裕元、丰泰、华 利集中于 80 年代末在大陆建厂,之后逐步外迁至东南亚,其中裕元最早。中国台 湾厂商逐渐转型为新鞋型、新鞋材的设计研发中心,及生产附加价值较高的鞋型和 支持海外生产所需的原物料管理采购中心。

同时,各鞋企之间有所分化,其中 ODM 较强的企业在生产端与国际品牌深度绑定 实现持续高增长,如华利集团;部分企业开始寻求业务多元化发展,如裕元集团开 始从事零售业务,与国际品牌在零售端绑定,享受运动行业的高景气增长。伴随运 动需求的多元化,制鞋企业实现生产产品品类的多元化,如裕元集团和丰泰企业均 实现产品品类多元化以加强业务纵深绑定,丰泰自 2006 年开始生产 Nike 空气袋、 Nike 高尔夫球,2011 年开始生产 Nike 足球等;裕元集团于 2004 年收购鹰美国 际 30.88%股权(截至 2021/09/30 增至 36.09%),通过投资控股加强运动服装制 造业务等一系列动作实现产品品类多元化。

大陆鞋企:1980-1990 年处于家庭作坊式加工阶段。1979 年,福建晋江陈埭镇皮 鞋热销,制鞋业起步。1983 年,NIKE 在泉州投资建成第一个 NIKE 鞋厂,并迅速 扩散至晋江莆田等地。彼时,安踏创始人的父亲在创办鞋厂,361 度特步的前 身均从事运动鞋的加工制造。此外,中国台湾鞋企和韩国少数鞋企也在大陆办厂, 目前在大陆仍保留一定产能。

运动制造商端来看,越南和印尼成为主要产地。裕元集团越南、印尼的非流动资产份额 逐步扩大挤压中国份额,丰泰企业越南和印尼产量占比相对稳定,印度工厂挤压中国地 区份额,且越南占比均大于印尼。

运动品牌商端来看,越南和印尼产量占比趋势增长。从代表性运动品牌来看,FY2002- FY2009,伴随人力成本及土地成本的提升,泰国逐渐退出Nike的前四大制鞋供应地区, 而同时越南和印尼占比呈趋势增长,FY2021 二者占比合计达到 75%。Adidas 的制鞋供 应地区中,越南和印尼占比同样趋势性压缩中国地区供应商份额,FY2021 二者占比之 和达到 66%(FY2020 该值为 71%,因越南疫情影响较严重而将部分产能转换至印尼)。

运动服:就近→南亚→中国→越南&柬埔寨

市场规模较小时品牌商选择就近生产

品牌商运动服市场相对较小时多数就近生产,伴随运动服装需求兴起将产能外移以实现 规模化生产。早年 Nike 以运动鞋销售为主,运动服则发展相对较迟。伴随运动服装需 求的增强,服装规模化生产趋势兴起,FY2001 Nike 销往美国市场的服装中由美国本土 生产的比例由 2000 年的 45%急剧收缩到 2001 年的 5%,之后逐步降为 0 且格局较为 分散。

规模化生产需求下,产能转移至制造成本更低地区

品牌端:Nike 主要服装供应地自孟加拉国、印尼、中国香港逐步转移至中国大陆,之后 逐步转移向越南和柬埔寨;adidas 发源于欧洲,早期欧洲供应链占比较大,服装主要生 产地呈现印尼/欧美→中国→越南&柬埔寨的转移轨迹。其中中国自 2005 年 1 月 1 日起 WTO 成员间纺织品服装出口配额撤销,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规模借助劳动力成本优势 及政策红利而迅速扩大。(报告来源:未来智库)

制造端:优质运动服代工企业如儒鸿、申洲国际等 2005 年前后开始前瞻性布局东南亚, 从投资原材料公司、陆续建立成衣、染整、织布、印花厂以及一体化工厂,逐步打造垂 直一体化优势,与运动大品牌商实现深度绑定,扩大产能份额。

2013 年至今:集中转移向越南、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

消费端:伴随全民健康意识觉醒,全球运动服饰呈现高景气增长,同时与巨头在运动服 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品牌开始快速崛起,其中尤其以主打瑜伽服的 lululemon、紧身 衣起家的 UA 为代表(后因其产品线盲目扩张及内部管理失序等问题而增长缓慢),中 国市场则有安踏体育旗下的运动时尚品牌 FILA 快速崛起。

生产端:制衣企业向劳动力、土地成本较低及税收优惠的地区转移产能,优质企业逐渐 实现纵向一体化布局提升生产效率,进一步加强与头部体育品牌的绑定。自 2013 年开 始东南亚运动服产能加速投放,产能实现快速转移。其中申洲国际为规避出口配额限制, 于 2005 年在柬埔寨开设成衣工厂,在国内制造红利逐步丧失的背景下自 2013 年起布 局越南基地,逐步建立起以宁波基地为核心、海外纵向一体化经营的业务布局;国内外 两大生产基地均形成了以面料为中心、成衣为卫星工厂的制造体系。海外基地中越南面 料工厂同时为柬埔寨和越南成衣工厂提供面料,在提高海外成衣工厂反应能力、减少运 输成本的同时,有助于应对贸易环境变化从而化解订单转移对企业的影响。

品牌端来看,制衣同样主要转移至越南和柬埔寨。Nike 的制衣供应前三国家中,越南占 比持续提升,近两年柬埔寨取代泰国上升至第三大供应国家。Adidas 制衣供应前三大国 家为中国、越南和柬埔寨,越南和柬埔寨占比持续提升,分流中国产能份额;与制鞋供 应地的不同之处在于印尼工厂占比不在前列。

趋势:运动鞋服制造商趋于集中化、全球化

从制造商发展趋势来看,行业扩容、格局优化、壁垒深化。1)品牌商产能外包带动上游 供应商扩容;2)品牌商筛选制造企业的标准由“成本>质量>交期”向“研发+交期>质 量>成本”过渡。在此标准下品牌逐步施行“核心供应商”策略以及追求供应链的稳定 性,驱动供应商格局趋于集中化、全球化。

品牌商要求供应商集中化、全球化。集中化:品牌商在“规模扩张”的基础上追求“效率提 升”,生产外包比例提升,推进核心供应商制度,对头部制造企业的采购占比持续提升, 制造端格局优化。头部品牌倾向于深化产品设计、消费者运营以及提高外包比例,NIKE、 ADIDAS、lulu 生产目前均为外包,VF 等也在逐步提高外包比例。全球化:品牌端倾向 于供应链全球化布局,尤其向低成本要素的国家倾斜,以保障供应链系统稳定性。具体 至代表性品牌来看:

1)Nike:建立了区域分散布局的采购体系并推行核心供应商制度,持续优化供应链质 量、提升供应效率。Nike 的鞋类及服装类产品均建立了相对分散的采购体系,FY2021 在中国以外采购占比分别达 79%和 81%;同时,通过收缩供应商数量实现向优质供应 商的订单倾斜,2015-2021 年前五大制衣供应商订单占比由 36%提升至 51%。此外, Nike 于 2017 年 6 月提出包含双倍创新(2X Innovation)、双倍速度(2X Speed)和双倍直接联系(2X Direct)在内的“Triple Double”战略,计划从产品、渠道、供应链等维 度进行改革,优化供应效率。

2)Adidas:在产品时尚化升级的同时主动优化供应链效率。在 2015-2020 年“Creating the New 立新”战略中,adidas 聚焦于 Speed(速度)、Cities(核心城市)、Open source (开放资源)等 3 个关键词,其中 Speed 计划主要通过缩短前导期及加强 Never-outof-stock 机制等两方面来展开,优化传统的订货模式。其一,缩短前导期即基于公司及 时的潮流趋势收集及反馈,分析后快速下单并及时完成门店上新,并根据终端销售数据 进行畅销款的当季及时补单。其二,加强 Never-out-of-stock 机制,即对于常青款的产 品设置全球性的安全库存并持续进行补货,保证永不缺货。

3)UNIQLO:品牌供应商区域分布分散化。已经在中国、越南、孟加拉以及印尼等国家 建立了 6 大生产基地,并继续在欧洲及美洲市场邻近地区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资源。

核心供应商策略对新进入者形成资源壁垒。在下游品牌商追求效率优先,供应链端趋于 集中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,品牌商纷纷推出核心供应商策略;包括:对于新进入者,初 次合作需进行考察和验厂:1 年左右的考察和验厂,重点考察合作生产商的开发能力、 生产能力、质量管理、交货期、劳工保护、环保与社会责任等情况。合格供应商:合格供应商初期一般只能获取少量订单,品牌商会对制造商生产技术 &产品质量严格管控。品牌商定期对制造商就开发设计能力、交付能力、产品品质等方面进行评审考核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,根据综合评审结果考虑是否加大订单 量,长时间的合作考察后才可能成为客户的核心供应商。(报告来源:未来智库)

核心供应商:制造商深度参与品牌客户的产品开发,客户黏性比较强,为保证产品 质量可靠以及降低经营成本,知名品牌往往倾向于与大型的制造商合作,并形成长 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从而对新进入者形成客户资源壁垒。 参考 adidas 的供应商体系,其数量稀少的核心供应商占到总体采购量超过 85%,其平 均合作年限达到 17 年,超过 20 年以上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占到 36%。

疫情影响:短期订单流动,长期加速重构

短期:疫情扰动下订单流动向供应链相对稳定地区。 2020-2021 年服装订单回流中国,运动鞋订单分散至中国和印尼。疫情下全球供应链危 机催化了服装订单向中国的回流,2020 年中国服装出口贸易份额微微下滑 0.02pct,明 显扭转近年来的出口份额下滑态势。2020-2021 年越南疫情严格封锁措施导致的运动鞋 断 供 使 部 分 订 单 转 移 至 印 尼 , 2020/2021 年 印 尼 运 动 鞋 出 口 份 额 同 比 分 别 +4.82pct/+2.5pct,中国运动鞋出口份额同比分别-1.54pct/+0.61pct,而 2020 年越南的 出口份额同比下滑 2.81 pct。

2022 年欧美需求反弹下制造景气延续,运动鞋订单分散至印尼,运动服订单流至越南、 柬埔寨等地。 运动制鞋:越南因严格防疫订单分散至中国和印尼。2022 年各大制鞋公司正加速建设 印尼基地以实现分散化布局。预计原因:1)印尼疫情控制较好;2)得益于印尼工业部 实施的经营和工业活动流动许可证策略,在疫情出行限制情况下仍能满足订单;3)2020 年疫情开始所得税率由 25%降低至 22%,2022 年将进一步降低至 20%。

运动制衣:仍主要转移至东南亚越南、柬埔寨等地。2021H2 越南防疫趋向严格,订单 回流至中国,自 11 月开始增速转正。2022 年以来欧美需求反弹,越南防疫严格程度逐 渐放松,4 月越南出口额增速达 34.8%。从代表性运动制衣公司非流动资产布局来看, 运动服装制造仍主要转移至东南亚越南、柬埔寨等地。

长期:成本与风险的再平衡,加速重构更具弹性的全球化供应链。在疫情引发的供应链 危机下,品牌商出于对相对可控的运价、即时供应能力、稳定供应链等的考虑,预计重 构分散化、就近化的供应链体系。但不同品类间因生产壁垒、品牌粘性、建厂和招工难 度、交期等的差异,预计受到的影响不同。而运动鞋服供应商历史上产能转移多由品牌 商和制造商协商后落地,因此运动供应链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原有供应商的产能转移和分散化,而并非普通鞋服品牌商新择异地供应商带来的订单转移。2021Q3 及 2022Q1 越 南疫情导致的运动鞋断供提升了品牌对制造商分散化的重视,目前各制造商正加速印尼 生产基地建设。目前头部运动鞋服制造企业的产能分布已较为分散,在核心供应商策略 叠加行业成长确定性较高的背景下,头部供应商亦有意愿采取继续分散化布局的策略, 未来仍可实现深度绑定。


(本文仅供参考,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。如需使用相关信息,请参阅报告原文。)

精选报告来源:【未来智库】未来智库 - 官方网站

好了,这篇文章的内容发货联盟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,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,可以添加微信:80709525  备注:发货联盟引流学习; 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,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!
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您可能还会喜欢: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